310高温抗氧化性
不锈钢通过铬元素的局部氧化使其具有抗氧化性,在铬元素局部氧化的过程中,可以形成一种非常稳定的氧化物(Cr2O3 氧化铬)。只要金属的铬含量充足,在金属表面即可形成一层连续的氧化铬绿,防止其他氧化物生成,并对金属起到保护作用。奥氏体不锈钢的抗氧化性可以通过铬含量来推算。耐高温的合金含铬量至少20%(重量*)。用镍成分代替铁成分也通常可以提供合金在高温下的性能。309/309S,310/310S是高合金材料,因此,具有相当好的抗氧化性。
310热处理/退火
对这些合金进行退火的主要原因是产生一个再结晶的微细结构,达到均匀晶粒度,分解有害的碳化铬沉淀物。
不锈钢板
主要材质有:SUS316L、316、314、310S、309S、304、301、202、201等各种进口规格不锈钢板(卷)材。
主要品种有:301不锈钢板,304不锈钢卷,321不锈钢卷板,316不锈钢板,304不锈钢板等一些不锈钢板材 表 面:有BA面、2B面、**(白皮)、2D面、NO.4(磨砂)、HL(拉丝)、8K面等表面质量优良,光亮度好。
规 格:厚度0.02mm~40mm;宽度3.5mm~1550mm。
应用范围:石油、电子、化工、医药、轻纺、食品、机械、建筑、核电、航空航天、**等行业!
410不锈钢是按照美国ASTM标准生产出的不锈钢牌号,相当于我国1Cr13不锈钢材,S41000(美国AISI,ASTM)。含碳0.15%,含铬13% ,410不锈钢:具有良好的耐蚀性、机械加工性,一般用途刃类, 阀门类。410不锈钢热处理:固溶处理(℃)800-900缓冷或750快冷。410不锈钢化学成份:C≤0.15,Si≤1.00,Mn≤1.00,P≤0.035,S≤0.030,Cr=11.50~13.50。
标示方法
美国钢铁学会是用三位数字来标示各种标准级的可锻不锈钢的。其中:
①奥氏体型不锈钢用200和300系列的数字标示,
②铁素体和马氏体型不锈钢用400系列的数字表示。例如,某些较普通的奥氏体不锈钢
是以302、 304、 316以及310为标记,
③铁素体不锈钢是以430和446为标记,马氏体不锈钢是以410、420以及440C为标
记,双相(奥氏体-铁素体),
④不锈钢、沉淀硬化不锈钢以及含铁量低于50%的高合金通常是采用**名称或商标
名。
特点
1)强度高;
2)机械加工性优秀
3)经过热处理后发生硬化;
4)有磁性;
5)不适合恶劣的腐蚀环境。
3、适用范围
一般刀刃,机械部件,1类餐具(勺, 叉, 刀等)。
201不锈钢
201不锈钢材,具有一定的耐酸、耐碱性能,密度高、抛光无气泡、无针孔等特点,是生产各种表壳、表带底盖优质材料等。主要用于做装饰管、工业管、一些浅拉伸的制品。
化学成分
(C) 碳:≤0.15
(Si) 硅:≤1.00
(Mn) 锰:5.5~7.50
(Cr) 铬:16.0~18.0
(N) 氮:≤0.25
(P) 磷:≤0.060
(S) 硫:≤0.030
(Ni) 镍: 3.5-5.5
见ASTM A666
发展
200系列不锈钢是在二战时期,作为300系列不锈钢的代用品在美国首先开发成功的。当时,由于战争的原因,作为战略物资的镍被各有关国家严格控制,美国的镍供应量严重不足。为了解决在镍供应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,不锈钢的生产和供应问题,美国开发出了这种以锰代镍的奥氏体不锈钢新钢种系列。
二战结束后,美国镍的供应状况逐步改善,因此,300系列不锈钢的生产不再受原料紧张的制约,因此200系列就没有再得到大的发展。几位当初参与开发200系列不锈钢的印度人,回到印度后,从印度是一个锰资源相对丰富、镍资源缺乏的国情出发,将在美国开发的200系列钢种的不锈钢品种带回印度。
200系列不锈钢的应用在印度所以成功,是由于在一些特定的用途中有可能替代304不锈钢。
在中国市场上售出的大部份200系列不锈钢几乎没有按照国标控制硫、碳含量,以锰(和氮)取代部分或全部镍来生产更低镍含量的奥氏体不锈钢。
这种系列材料的缺点是:18%以下的铬含量与低的镍含量达不到平衡而形成了铁素体,为此,200系列不锈钢中的铬含量降到13.5%~15%,某些情况下降到了13%~14%,其耐腐蚀性是不能与304和其他类似的钢相比的。此外,在沉积区和缝隙的腐蚀部位常见的酸性条件下,锰和有些情况下铜降低了再钝化的作用。200系列钢在这些条件下的毁坏速度大约是304不锈钢的10-100倍。在生产中常常不能控制这些钢中残余的硫含量和碳含量,材料无法溯源跟踪,甚至在材料回收利用也如此。如果不说明Cr-Mn钢,它们就会成为一种危险的废钢混合原料,导致铸件含有意想不到的高锰含量。
种类
中国主要有以下几种200系钢种:J1,J3,J4,201,202。后来又出现了对镍含量控制更低的200等钢种,至于201C,就是在这后期中国个别钢厂研发的201的引申钢种,201的国家标准牌号是:旧牌号1Cr17Mn6Ni5N,新牌号: 12Cr17Mn6Ni5N 201C在201的基础上继续减少镍的含量,增加锰的含量。
物理性能
抗拉强度:520MPa
屈服强度:275MPa
伸长率 :55 to 60%
弹性模量:29,000,000 psi 折合为:203000MPa
硬度要求(布氏硬度)HRB<183N/mm2(MPa)。
密度 :.280lbs/cubic inch(密度7.93g/cm3)
9Cr18MoV抗锈能力不错,是目前用在高档批量刀具市场上的优质不锈钢,其强度及锋利性甚于ATS-34,含铬量高达16-18%,是*二较常用的不锈钢(仅次于ATS-34),也是较早被刀匠接受的不锈钢,而且一直很受欢迎,尤其是在零下处理流程被开发出来后,这种处理加强了钢材的坚韧度。
物质特点
在打磨时,它的缺点是粘性比较大,而且升温很快,但它比任何碳钢都更容易打磨,用手锯切料也容易得多。440C的退火温度很低,淬火后硬度高,硬度通常达到HRC56-58,耐蚀性好(有磁性)韧性都很强。
化学成分
碳 C :0.8
硅 Si:0.85~0.95
铬 Cr:17.00~19.00
镍 Ni:允许含有≤0.60
钼 Mo:1.00~1.30
力学性能
硬度 :退火,≤269HB;淬火回火,≥58HRC
热处理工艺
热处理规范:1)退火,800~920℃缓冷;
2)淬火,1050~1075℃油冷;
3)回火,100~200℃空冷。
金相组织
组织特征为马氏体型。 交货状态:一般以热处理状态交货,其热处理种类在合同中注明;未注明者,按不热处理状态交货。
应用范围
主要应用于不锈切片、机械刃具及剪切工具、手术刀片、高耐磨设备零件等。